2019年4月17日下午,淡安书院第五十一期“治疗师的沟通艺术”讲座于丰盛健康楼第一会议室圆满举行。
本次讲座的宣讲者是来自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的王骏主任,擅长手和上肢常见劳损病症、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运动损伤的保守治疗,骨科、手外科创伤的术后功能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等。王骏主任具有多年的临床与实战经验,资历深厚,医疗手法娴熟,擅于处理康复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关注主观能动性。王骏老师提出诊疗过程分为评估、治疗、调整和随访四个部分。很多病人在刚进康复科时会有一些关于疾病的问题,例如“什么时候能治好”、“能恢复成什么样”等。对于这些问题,医生不能逃避,要正视病人的问题。只有引导病人正确理解康复的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让病人体会到教与学的过程,才能真正治好病人。
评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在治疗师手中也是一门艺术,在评估中的沟通,需要明确治疗目的、判断治疗效果、完善治疗方案与建立治疗信心。王骏老师在评估沟通方面,举了一个形象有力的例子,告诉我们要让病人知道自己身体的恢复状况,这样才能让病人更好的投入到治疗中。
治疗沟通的必要性。在治疗过程中,沟通的必要性被放大,要求治疗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图片,使患者了解到治疗的步骤与过程。王骏老师也特别强调老年病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偏差,需要治疗师多加注意这类人群。积极反馈收集信息,才能深入认识病人的病情,进行更好的专业治疗。
专业知识与沟通。王骏老师运用了三个案例,从镜像疗法治疗、功能锻炼、纠纷处理方面,具体解释了在进行专业治疗时,沟通的必不可少。在治疗的调整中也要改进沟通,功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意处理好医患关系,保持理智,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各科进行融合。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有三宝,即语言、药物、手术刀。王骏老师在这句话上又进行了升华,认为沟通是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各个身份的人都要懂得沟通,而我们作为未来的医生,在诊治过程中,更要时时刻刻注意与病人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