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下午,淡安书院第四十六期“透视阿是”讲座于丰盛楼第一会议室圆满举行。
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姜劲峰。其研究方向是:针灸效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姜教授主持、参加了各级各类针灸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5部,教材3部。本次淡安书院的课题研究是围绕着“阿是穴”展开,目的是让同学们不拘束于书本,更加直接地“透视”阿是穴,了解其真正内涵。
讲座开始时,姜教授由德国发表的抨击中医腧穴的特异性文章展开,借用刘兵的《非穴的效应》的文章,提出针灸刺激及其效应规律,是不拘泥于经络、腧穴的,我们可以认为,西方的“干针”刺激体表躯壳的任何一个“三维位点”都可能产生(多重规律叠加的)效应,“干针”疗法虽形式上属于传统针灸理论中的“非穴”刺激,但其实质却摒弃了经穴理论,作为中医未来的传承者的我们要注重传承和实践非穴,展示《内经》针灸治疗的全貌。
接着,姜教授引经据典地介绍阿是穴的古往今来,并提出“以痛为腧”的观点,其中的“痛”的含义,乃泛指经筋为痛,而不仅指疼痛症状。“阿是穴”实为病痛局部体表反应点。在介绍两者各自的内涵之后,姜教授又将两种进行了比较,以痛为腧其实是阿是学的基本特质,使同学们更深入了解阿是穴与以痛为腧。
然后,姜教授从《论阿是穴与学位的特异性》文章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即阿是穴乃是穴位特异性的典型体现,并重点强调了此处的特异性不是优效性,过于强调穴位的特异性作用也有悖于针灸优势病种贫乏的现实。
最后,在讲座的结尾,姜教授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一些我们学习中医学的基本要求:读文献、读经典才是通往针灸圣殿的途径。将经典和实践相结合则是开阔眼界、论证是非的最佳方法。
作为中医未来的传承者的我们要注重传承和实践非穴,展示《内经》针灸治疗的全貌。姜教授呼吁我们:要打破教科书本中针灸的概念,了解穴位的本态,直击灵魂,破而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