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安书院第45期 | 中医与身体讲座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8-11-22 浏览次数: 10

20181121日下午,淡安书院第四十五期“中医与身体”讲座于丰盛楼第一会议室圆满举行。


此次活动的主讲人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小丁副教授。他是江苏省医学哲学学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的骨干老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中医文化传承与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他曾获得省内外若干奖项。此外,他还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两项,主持完成和在研其他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及参编教材20余篇,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


先破后立,别出心裁。首先,王教授一反常理的提出身体是自我与世界的媒介,是社会、文化、历史,并非简单只是物质性的存在的观点。他认为中西医的不同首先源于身体观念的不同,而医学模式的形成与演变与人对身体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史为鉴,博古通今。王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身体的文化性。他从 “感觉身体被掏空”后民众普遍认为要补肾来治疗指出了中医存在的观念性认同。然后,他又以《吕氏春秋》选段为例,将中医影响下的身体结构与政治系统联系起来,认为统治者的身体等同于国家,而身体的器官等同于政治系统中的官职。他将身体是如何一步一步社会化、政治化的向我们娓娓道来。在座的同学纷纷来了兴趣,目光闪烁着对知识渴求的火花。


讲座上,王教授还谈到中医上主张的调和的实质与脏腑的关系性问题,以中医针灸学上穴位的命名反应出人们对身体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就辛亥革命后西学进入中国后破旧立新,使人的身体从纲常礼教中解脱而被赋予法律的权力一话题,王教授既言其利,又指出当代中国人的身体被西化的必然性。言之凿凿,发人深省。


在讲座的结尾,王教授饱含激情,以毛泽东“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结,向我们提出希冀:每个学习中医学的学子须认识到人类学、文化学一脉相承的关系,紧握钥匙,打开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