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安书院第39期 | 什么是针灸传统: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8-10-10 浏览次数: 414

20181010日下午,淡安书院第39期讲座在丰盛楼第一会议室圆满举行。

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张树剑副教授,他经常在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多所知名高等院校进行针灸及传统文化学术报告,反响热烈。他主持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本次活动由二临分团委主办,许多教授和学生均慕名而来,聆听此次讲座。本活动旨在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来解答何为针灸传统,并且阐释“中医针灸”与“针灸本身”的区别,使同学们能够从另一方面来认识针灸,同时加深其本身于针灸之解读。


本次淡安书院是按照黄帝内经时代、金元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时间顺序来讲述针灸的演变过程,从而提出针灸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引起与会者深深的思考。

首先,张教授指出,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都会为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到困惑,他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从古至今,针灸的理论都是处于争论之中,并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结论,因此就称不上哪家学说属于真正的、正宗的针灸传统。


其次,就古今的感染性问题而言,教授提出现代中西医的卓越之处,但同时,他又指出了一个问题——现今中医治病多以补泻为主,而忽略了针灸发展的可能性。于是,张教授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不光是补泻,针刺放血也是治疗的手段之一,因此大家需要全面对待中医,不可偏好某一方面致使中医发展不均衡。诸位学生和教授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与支持。

接着,在谈到宋金元时期时,张教授兴致更加高昂,对于儒医之事娓娓道来,在座学生听得也是热情高涨。在此阶段,针灸的演变展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形式,和今天的传统针灸非常之相似,它被称为“儒家针灸”。教授用自己的方式将它叫做一种十分固化的针灸理论,以其主要为补泻之法来调整阴阳。


而后,民国之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医受到西医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逐渐呈现出新的姿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统针灸既邂逅机遇,也面临西方科学针灸的挑战,但前景仍是乐观而光明的。

张教授饱含深情的说:“医学史不是一个永远向前的过程,有前进也有后退,是螺旋式上升的。面对针灸该何去何从?针灸将会走的很远........”其意深远:针灸这门学问是可以让人坚持一辈子的事,它长达千余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我们身在学习针灸的浓厚氛围中,要不断的努力与思考,让针灸在我们身上得到更好的诠释。每一位医者都应谨记针灸推演之历史,发扬针灸之深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