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下午,省部共建针药结合实验室副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姜劲峰作“腧穴科学观”讲座。讲座由第二临床医学院主办,于丰盛楼第一会议室圆满举行。
姜教授从事临床实践工作多年,经验丰富、见解深刻。他指出,此次讲座的目的为“在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如何科学了解穴位、灵活应用穴位并合理设想前景”。
勿缄质疑之声,常怀钻研之心。讲座之初,姜劲峰教授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何为穴位?是针灸书上的印刷符号、根据骨度分寸的精确度量而确定的点?亦或是针灸从业经验上随意而定的位置、生命体生理病理变化的体表反应?听众思考之余,他再次发问:穴位是否必定为点?可否为线、为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临床医生也并不清楚,且从未仔细钻研过。”姜教授如是说。于是,在反复研读中医古籍之后,他终于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探得活水:“机之动,不离其空”——是谓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因此,从腧穴可探查气机的变化,并据此作为识别腧穴与选择治疗的部位。此番理解,可谓深刻而严谨,令听众大为叹服。
穴动而多变,人活而巧用。讲座上,姜教授指出,体表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强弱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即腧穴功能强弱及其面积大小会随着机体状态,尤其是内脏功能状态的不同而相应地发生改变。例如,在西医研究中,用65~80mmHg压力扩张胆囊可导致脊髓下胸段背角的内脏-躯体汇聚神经元的皮肤感受野扩大;在中医典籍中,《内经》对腧穴的定位并不如后世所认为的那样,具有严格的尺寸标准。“按之即痛”,便是腧穴的典型特征。因此,姜教授强调,穴位是“活”的,临床实践时需灵活应变、巧用妙用。
适度回顾理论,合理展望未来。讲座最后,姜劲峰教授提出了“针灸具有神经肌肉促进效果”的论题,同时,他也指出该论题尚未得到充分发掘与证明,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并鼓励大家勇于尝试、积极探索。最后,在例行合影的欢声笑语中,“腧穴科学观”讲座圆满结束。
姜教授言之凿凿,意之深深: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是每位医者学习与实践的必胜法宝,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严学、活用的理念,才能传播出高专好声音,营造针灸领域的良好环境,厚植南中医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腧穴科学观在南中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