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下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玲玲教授作“苦练针灸技术,实现仁术宏愿”讲座。该讲座于丰盛楼216教室圆满举行。
作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主任,王教授主持过省中管局、省科委多项课题,撰写发表了70余篇专业论文,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可谓博览医书、见解深刻、经验丰富。
反思缺失现状,唱响传统强音。谈起针灸界目前存在的问题,王玲玲教授指出,很多针灸医生,即使临床数年,依然未得治病之术。她说,针灸的疗效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然而多数人止步不前,甚至还在疗效的门槛徘徊。原因无他——真正热爱、掌握传统针灸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多数医学生注重理论课堂而忽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针灸疗效的窘境便可想而知。因此,王教授认为,苦练八髎刺穴、麦粒灸等传统针灸技术,是弘扬传统医术、实现仁术宏愿的必经之路。精准深刺八髎穴,其前提必是精准定位八髎穴。王玲玲教授将定位标准归纳为一则口诀:借助解剖,结合实体;平面定点,三维取穴。她多次强调,掌握解剖标志是定位的基础,在临床操作中,只有通过反复对比实践案例与解剖位置后得出的下针之处,才更为准确。
在给出下髎、中髎、次髎、上髎定位的同时,王玲玲教授也谈到,由于骶骨骨性标志因人而异,该测量之法仅提供取穴的最大几率,在临床操作中还需凭借对骶后孔的感知能力来最终定位。这种感知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慢慢摸索获得。
观摩王教授的实践视频只是给大家一个关于针刺手法的初步印象。随后,她将深刺八髎的得气现象具体而形象地描述了出来:“酸、麻、涨感向下腹部、少腹、前阴、肛门、会阴、腰臀、下肢传导、扩散。患者肛门突然出现轻柔触电感即为得气。”因此,成功深刺八髎的要诀便是:一、准备长度适宜的毫针;二、准确刺入骶后孔;三、顺利通过孔道到达骶前孔;四、患者出现瞬间肛门会阴部收缩、触电感。
除深刺八髎之外,王玲玲教授还提到了另一种传统针灸技术——麦粒灸。麦粒灸又称直接灸,是中国传统灸法的代表。此灸法的特点可以概括成一“短”一“长”:“短”即“短暂灼痛”,“长”即“长时间的炎症刺激”。为了让与会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麦粒灸的功效,王教授亲自实践灸法,解读麦粒灸的操作要点,加深了大家对于此法的印象。王玲玲教授还鼓励大家积极探索,以“发挥麦粒灸的拔山之力”。
针灸技术是治病的手段,更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体现。在针灸前景一片光明的背景下,每位针灸学子将责无旁贷地扛起弘扬传统医术的旗帜。王教授也将自己殷切的期盼传达给每一位针灸学子:弘扬工匠精神,苦练针灸技术,实现仁术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