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安书院第25期丨推拿的前世今生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2018-04-10 浏览次数: 1

    2018年4月9日下午4:30,第25期淡安书院在丰盛楼101会议室召开。

    此次的主讲人为吴云川教授,主持人为来自17中医养生的张淑文同学。吴云川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江苏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慢病管理分会常务理事等职位。主要从事推拿学研究以及小儿推拿穴位特异性研究等研究。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小儿推拿康复中心负责人。

    本次的淡安书院主题为“推拿的前世今生”。那么,什么是推拿、推拿的发展历程则成为了此次讲座的两个重点讨论方面。

    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吴教授先明确了概念:推拿即是技师或医师按特定的技巧来治疗疾病,其依据为中西医基础理论。 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实践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推拿的概念,才能对其真正理解,对患者做到尽心负责。

    所以,吴教授就此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推拿身为一种技巧动作,与按和摩这两种人类本能动作不同,而这两者的目标,亦或是贯彻其中的原则是一样的,所以推拿和按摩既相同,也有微妙的不同。在明代时,早期的按摩改名为推拿,二者最终有所分化。第二个需要提到的问题则是中西医之间的问题。吴教授说到,推拿为中西医结合的最好体现。西医所擅长的解剖,中医所擅长的辨证论治,在推拿中得到了精妙的结合。同时,吴教授也指出来,中医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精髓在于其思想,他认为作为医学,实用主义很重要。中医需要集思广益,不断吸收各门学科的知识来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一滩死水。在这个方面,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如一份清朝中医处方中开出了阿斯匹林来用于活血,由此证明了中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应与时俱进,不能太保守。

    在第二个问题上,吴教授展现出了他博闻强识,学富五车的一面。 推拿起源于河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最早的治病形式。吴教授以时间顺序介绍了推拿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总的来说,推拿在唐朝达到发展的最高峰,元代势衰,在明朝经历过一次“回光返照”,接着在曲折中继续发展着,直至今日。在介绍的过程中,吴教授列举出了古今名家的很多专著,如第一本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魏晋时期的《肘后就卒方》、唐朝的《诸病原候论》、《千金方》、《圣济总录》、清朝的《厘正按摩要术》等。这些都是十分经典的推拿学古籍,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人作用。

    在本次讲座中,除传统意义上的推拿,吴教授亦对在推拿发展过程中其他的一些旁枝进行了介绍。如导引功法,它与推拿的根源和根本目的相同,不过其需要患者主动参与和进行。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变为了如今被人所熟知的气功学,是一种自我养生按摩。除此以外还有在明代出现并沿用至今的小儿推拿等。吴教授在讲授起这些知识时如数家珍,在他的身上,融会贯通的中医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吴教授还告诫我们,作为本科生,应当先把课本知识学好,但只学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医生,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我们都要做好终生学习的准备。理论的学习,我们需要多多阅读上述的名家经典;实践手法,我们则要多多练习。吴教授认为,推拿的手法重在自己的感悟,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而提升自己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上手练习。古人在研究发明一些手法如颈部保健法,眼部保健法,治疗喉痹的颈后伸扳法等,都是从不断的尝试中总结出来的,有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学们应当以这种不断实践探索的精神鞭策自己,努力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最后,在大合照中,本次的淡安书院圆满结束。本期的淡安书院信息量十分大,真可谓合乎了此次的主题,在吴教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主持人精妙的组织中,推拿的前世今生被铺陈在同学们的面前,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获,不负吴教授的厚望。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