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朝阳模拟医院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采访了江苏省名中医杨长森老先生,学习他的从医心德。
杨长森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杨耀逵是淮派名医,擅长治疗温病杂症。杨长森自小立志习医,继承父业,后又拜投陈立斋先生为师学习了4年。根据家人说,由于他父母早逝,他作为家里的长子,从小就要负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独自把自己的弟弟妹妹抚养成人。到了后来结婚后,妻子又早逝,他又一个人独自拉扯大了自己的子女。当他的女儿谈起他时,一直强调“父亲是一个很伟大很聪明的人”。
在1949年的时候,杨老参加联合诊所,开始独立应诊。1955年春,杨长森教授成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进修班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校长承淡安老先生的启发和鼓励下开始针灸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是澄江针灸学派第二代传承者之一。
自1956年留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研组,担任教研组副组长起,杨长森一直在针灸专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成立针灸专业后,担任针灸系主任,在针灸专业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的建立和逐步规范等。
杨老博学多才,针药俱精,然仍好学不辍,古今中外,广泛涉猎,因而思路开阔,学术精深,深研四大经典,尤重《内经》,发掘针灸精义。曾讲授《内经》、《金匮要略》等课程,皆采用厚积薄发为原则进行授课,深得学员好评。杨老临床、教学、科研三头并进,以临床最为突出。他长期坚持临床工作,遵循求实、创新的原则,师古而不泥古,读书而不尽信书,择善而从之,且灵活权变,常有发挥。”诚然,针灸之成为学科或专业,首先是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杨老主《针灸学讲义》(1960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颇费心血,博览群书,将散见于中医典籍中的针灸论述,加以搜集、整理、归纳、创新,令其成为一门系统化的学科版本,使初学者易学易记易用。倡导理、法、方、穴和手法模式,其中融入了中医学整体观、脏腑学说、八纲辨证、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其构建的“理、法、方、穴的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已成为针灸学之规范。所著《内经针灸选辑》、《针灸治疗学》等书也得到好评。
杨老除了在针灸教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外,他在临床治疗也久负盛名。杨老认为,针灸疗效的高低,除辨证论治、立法处方是否正确外,还决定于针刺补泻手法是否正确。其次,上世纪50年代,承淡安、朱琏等从神经反射立论,将针刺手法简化为轻刺、重刺两种,言轻刺能兴奋,重刺能抑制。以轻弱刺激论针刺手法,与古代补泻手法的论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教学、科研和临床应用带来一定混乱。针对这一局面,杨长森通过纵贯古今的研究,发现古今针刺补泻手法的原理是一致的,即轻刺则补,重刺则泻。但是,古法未免过于繁复,初学不易掌握,今法未免过于简略,势必降低疗效。因此,杨长森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将古代的针刺补泻手法加以改进,使其理论深入浅出,赋予科学的解释,操作规范明确,易于推广应用。1989年经中国针灸学会组织专家鉴定,制成录像片向国内外发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多年的临床经验也使杨老总结出了几点针灸方面的应用心得:
(1) 针刺输穴的多少,与补泻效应有关。每一次治疗时,下针密度的稀稠对补泻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有时因针数过多,刺激量增大,以致补法遭到破坏;有时因针数过少,而不能达到泻实目的。后来改变方法:补法针数尽量减少,并分批下针;泻法针数较多,并一气下针,疗效似有提高。
(2) 补泻手法是否成功,除明确诊断、熟练技巧外,最主要是体验针下反应(得气)。¹要深入地钻研有关“气至”、“候气”方面的经典论述,以求有所领悟,临证时自可胸有成竹,应付裕如。否则,单凭找到酸、麻、重、胀等感觉就算完成治疗是不够的。º施术时必须具有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心手一”并取得患者密切协作,指下才能有所发现。
(3) 针刺补泻手法的应用,还与针具有关。古人用针,有九针之说,现在则不然,几乎任何病都用毫针。即使这样,针具还有粗细的差异。一般言:补法用针要细一点,泻法用针要粗一点。
(4) 呼吸补泻与开阖补泻的理念一致。乘患者呼气时出针,可使邪气随针而出,故为泻;乘患者吸气时出针,可使正气不致散逸,故为补。
(5) 捻转补泻与捻转的角度大小和速度快慢有关。¹捻转角度:切忌或大或小,必须同等角度(均匀)来回捻转。补法,捻转角度小(180度以下);泻法,捻转角度大(180度以上)。º捻转速度:捻转速度的快慢,必须与捻转次数多少成正比,补法每10秒捻转5次(一个来回为一次,泻法同);泻法每10秒捻转10次。
(6) 提插补泻与提插的幅度和速度有关。¹提插幅度:一提一插保持1一2分的为补,3一5分的为泻。º提插速度:补法每10秒钟提插3次(一提一插为一次,泻法同);泻法每10秒钟提插6次。
(7) 提插法与捻转法意义大致相同。在速度方面都定出补泻单位,以便随症加减补泻的用量。在指力方面,补法宜轻灵,泻法宜稳重,并须注意匀称。
(8) 此外,还要随着体质、年龄、季节和针刺部位的不同,而分别深浅。
这些心得体会也仅仅是杨老这么多年学术文章的沧海一粟,杨老通过刻苦努力的钻研,现在对针灸的理解已经使一般人都难以望其项背。辨证论治贯针灸,承前启后育人才,立意创新编教材,临证实践悟针道,针药结合彰疗效,纵贯古今解补泻。这或许是对杨老一生最简洁明了的总结了。
而从客观上来看,杨长森老先生对于针灸学术和学科的贡献,是由于其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和深厚的理论积淀。无论是构建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还是纵贯古今的针刺补泻手法研究;无论是各层次针灸教育体系的构建、还是3部针灸教材的编著,都体现了杨长森教授对针灸理论和实践的娴熟驾驭和一以贯通。即使已过耄耋之年,杨长森教授对于针灸之理、之法、之道的领悟,也还没有停止。其学术成长经历,对于我们针灸后生乃至是学医之后生而言,是颇具启迪意义的。这份坚持,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反思自身在学习中医过程时付出的时间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