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澄江针灸承与传,中西结合有名堂
发布时间: 2017-08-27 浏览次数: 0

     南京中医药大学朝阳模拟医院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澄江针灸学派传承者走访”中,采访了第三代澄江传承者之一李玉堂教授,探究他与针灸的不解之缘。

  李玉堂教授的父亲以及其祖辈在盐城行医,在当地属于民间的中医,在5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95年叫南京中医学院,最早的名称就是南京中医专科进修学校。在还是进修学校的时候,南中医就在在全省办了很多的属于地区性的针灸班而李玉堂教授的父亲就曾经参加过这批针灸班的学习。后来李玉堂教授在考研究生时师从邱茂良老先生(第二代澄江针灸学派传承人)。

    而李玉堂教授本科却是考的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的临床专业,李老读高中时可供选择的属于比较好的医学院校就是南京医学院。当时南中医排在第二位,就是说南中医的录取分数线要比南医低一些,所以当时李老就报考了南京医学院,开始了西医方面的学习。

    至于如何与中医结缘,李老说:“在报道时,一走进学校(南京医学院)我就看到学校里面贴了很多的标语,就是类似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之类的标语。另外一件让我印象较深的事就是“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当时国家的政策就是中医西医结合起来,还创立了一个新医学派。我进校以后是在西医这方面学习,但是业余时间就用来学中医,所以差不多在三年级开始的时候我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来看中医了。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在当时的中医学院,所以要背的像是方剂,穴位之类的我都背过。我觉得那时花功夫背真的是一辈子受用,因为像现在如果讲到药材的药用,哪些方剂适用于哪些症状之类的我都很清楚。所以我就想当时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比较原始或者说初步的中西结合模式我一边学习西医,保持着中上等的水平,一边不放弃中医的学习。中医的学习主要是靠自学的,因为当时的中医学院教程,一版大概是二十本吧,我基本都买了,放在那边,有时间就,看看,对我后来从事的中西结合或者说学中医很有好处。”至于真正系统的学习中医,那就是他1965年在南医毕业后,因为对针灸的兴趣和针灸所展现的效果。于是在1979报考研究生时就选择了南中医的针灸专业。从此正式开启了李玉堂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学习之路。

李老在多年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中总结道:“刚开始学(医)的时候不要牵强附会的把它们(中医与西医)弄到一起,单独的把西医的知识学习好了,在单独的把中医的知识学习好了,到时候你考虑问题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两边都照顾到了,也就能更好的知道采取哪个治疗方法更好。不会有什么矛盾或者冲突,就自然的形成了是采取中医还是西医的方法更好一些。”

    现在社会上人们常说西医治疗效果快,可李老对我们说,中医针灸也有奇效——在止痛方面效果显著。李老谈到了他工作中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牙疼病人,西医所有的方法都采取了,但是没有什么效果,后来经过针灸之后不疼了,然后这个病人就在李老面前反复称赞中医效果真好。而且针灸在治疗中不光是痛症有效,还可以治疗一些功能性疾病。中医有整体观和平衡阴阳,针灸就可以用来平衡阴阳。像一些亢进,便秘,腹泻之类都可以用针灸调节。

    李老还谈到在临床中针灸同样要结合西医理论,比如李老说他以前遇到过一个上初中的小孩,他经常叹大气,用中医的话就是太息,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胸口发闷。他看了很多地方,主要都是看呼吸科,都没有用。后来李老看了,发现他除了这个症状外,脊柱有明显压痛。再仔细问他,他说前几年在学校上体育课时前滚翻了以后被压了一下,之后就出现这种症状了。李老后来就用皮内针进行治疗。像这些如果不了解神经系统就很难理解,实际上就是脊柱相关疾病。

    李老自己是西医出身,在他看来,如果你要学西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有两个是必须要牢固掌握的:一个是心血管系统,还有一个是神经系统。掌握了这两个,你临床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曾在干校的时候李老就在工人医院进修心血管,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当他研究生毕业之后在省中上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中风或者神经疼痛的病人,我就发现要搞针灸不会神经不行,正好当时有一个神经医生的进修班,对李老的理论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学习李老对临床上一些常见的病的诊断治疗都有了一定了解。所以李老说:“作为一个学针灸的学生神经系统很重要。”

  李老在年轻时也是十分的勤奋,出于对日本中医的兴趣,一直坚持自学着日语;而在考研时却是考的俄语;在考研后,还一直坚持着日语的学习,同时又学习了英语。可以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后来李老有了一个出国的机会到了马耳他,去了两年多。李老当时就想在想有一个两岁的小孩用一年的时间都能学会讲话,难道自己还不如小孩吗?到那边之后刚开始他是有一个翻译的,后来就自学,三个月之后就有了很大长进。那两年的时间李老的英语进步的很大,基本上听说已经不成问题了。到1988年8月份的时候李老回国了,当时南中医正缺翻译。李玉堂教授就被派到崔学良老先生身边当翻译,崔老先生是当时南京最好的针灸医生之一,还有就是几个医院老一点的医生。大概1998年的时候南中医和葡萄牙联合办学,要南中医派老师过去办班上课,这是一个机会。当时已经定下来李老去,要至少一年。后来一个美籍华人在美国招了学生也要老师,然后学校就让李老自己考虑,最后李老选择了前往美国教学,一年里上了十三门中医的课。在2003年的时候俄勒冈东方医学院办了博士班,也叫李老过去了。这一次办的班要比上一次高级,学员要求要是研究生毕业五年以上的,有家庭作业。而且那些美国人很能写,A4纸(纯英文内容)要写十几张。李老要挨个看他们的作业,还要写评语。虽然李老听说没问题,但是写还是有些小障碍,后来学校就给他配了一个助教,等李老用中文批改完作业再翻译成英文在网上发给学生。一个班有二十多个人,李老坦言压力还是蛮大的。因为经常一个月结束,下个月又来了,而每个月都必须教给他新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些锻炼使李老的外语水平逐步,让中医针灸更好传播到世界各处。

  所以李老谈到新一代中医针灸学子的期望时说道:“一个就是既然你选择了中医,选择了针灸,你要记得这是祖国传统的东西,不能忘,特别是你要搞针灸,要发展,你就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要提高,因为将来不是看现代的东西,将来看经典的东西比较多,你要打好古文的基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业务的提高才有好处;另外一个就是要勇于实践,光理论上都是虚的,要善于临床,不要怕临床,临床实际上很有临床的乐趣,你治好一个病人,心里有成就,有体会,有收获,这就是临床的经验,慢慢的积累多了就很好了,到老就又有体会了;还有就是你们学针灸要注重外语,因为针灸现在缺这种人才,搞针灸的很多,专业的人才很多,但是既会针灸又会外语的不多,将来的机会很多,以前像我,我出去的时候也在想为什么轮到我了,但是我走的路是对的,就是因为我毕业以后有出国的机会,这样就成就了我,外部环境成就了我的外语,像你们来说,年轻不要把外语忘掉,像现在学习的环境,质量,条件比原来丰富得多,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就能把外语学习的很好,你又有专业,又有外语,如虎添翼。一带一路发展了,像中医的资源不光是我们国家的,将来国家会把它向外推广,推广就需要人才,所以说将来就要靠你们这帮年轻人将中医推广出去。”

    李玉堂教授为祖国医学奉献出他的一生,也为中医走出世界贡献了他自己的一份力量,当代新中国的文化输出正不断扩大,而像李老这样的人,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也祝愿在未来,中国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所热爱,所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