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志 | 窈窕青春,君子好“球”——14康复陈志钟
发布时间: 2018-06-04 浏览次数: 2

    犬系男孩?猫系男孩?

    ——他是运动系阳光男孩,校羽毛球协会会长!

    书呆子?眼镜宅?

    ——他是积极向上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优秀共青团员、社团干部和学生干部!

    送花花?比心心?

    ——他有三颗小心心:细心、耐心、热心!

    他,就是14康复治疗1班班长——陈志钟!

    这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与羽毛球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奇妙的缘分?人生如球,球如人生。对于自己的人生,他又有着怎样的经营秘方?就让我们走进陈志钟,解读他堪称传奇的经历,看看他是如何打出自己人生的精彩的!

    第一场球赛:时间VS能力

    “能力者”陈志钟有三顶桂冠:校羽毛球协会会长、社团联合会副主席、中医临床协会新闻部副部长。正所谓“宝剑配英雄”,每一项都是高含金量头衔。他指出,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就是扩展人际圈的过程。从陌生到熟悉,从萍水相逢到互为知己,在这些活动中慢慢磨合出的感情,是弥足珍贵的。然而,社团是一把双刃剑,陈志钟也曾陷入时间分配的两难抉择中,好在他迅速找回初心,成功突围,摆脱迷茫。

    作为赛场上的主力队员,强烈的备战意识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必备的。因而,作为班长,陈对自己有着严格清晰的要求:时刻处于备战班务的高度活跃状态。他指出,卓有成效的管理是建立在合理分配时间之上的,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充足性是处理好班务的关键。留足空余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才可有条不紊地接下每一个球,而不致使自己陷入被动。

    第二场球赛:反思VS完善

    在担任羽协会长期间,陈志钟曾举办过两届大学生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作为主办方,他深有感触:一份赛前策划的完备程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活动进行的顺利与否。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活动在初次承办中出现了部分纰漏,但对陈志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教训。经过不断地反思与完善后,新的策划案渐臻佳境,第二次活动的举办堪称质的飞跃。“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他如是总结道。

    目前,陈志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实习。他介绍道,在这所医院实习,是接触和了解多种病例的良好机会。他提到,有时一天会遇到五至六位脑损伤患者,以及三至四位骨折或肌腱断裂等运动损伤的患者。患者的情况自然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有利于熟悉和掌握不同病情病案,拓展知识和思维深度,从而调动工作热情。

    第三场球赛:小幸运VS小别离

    陈志钟数次提到羽毛球这项爱好,话语间是满心的欢喜。那么,这位运动系男孩与羽毛球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高一时,陈志钟和其同桌就常常相约在放学后一起打球。从那一刻起,他与羽毛球的羁绊,就牢牢地、深深地铭刻在心中,难以抹去了。两三个月之后,打球成为了他们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项运动。那时候买下的第一支拍子,如今还在他球包里存放着。陈志钟将一腔热情献给了球,用汗水和拼搏诠释了他的青春。

    当问及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陈志钟说,他愿给大学生活打9.9分的高分。他将自己的小幸运娓娓道来:在校几年,他的爱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绩虽不算最优秀,但也有幸获得两次奖学金;更重要的是,他的身边多了一个怎么吵架都会和好的人,一个愿意陪伴他细水长流的人。至于那扣掉的0.1分,他说,就算作是一些小遗憾吧。

    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从一开始的憧憬,到后来的冷淡,再到最后即将离别的不舍,回想起来,陈志钟想用《挪威的森林》里面的歌词来形容,“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

    加时赛:人生赛场,无止境、无终点

    陈志钟谈到,康复专业最大的特点是:获得一张康复治疗师证就相当于得到了一张通行证,无论在何家医院都是受到欢迎的。因此,他有一系列未来的规划:第一步,找个相对体面的工作,不断积累学习技能与工作经验;第二步是准备毕业一年后的考证;第三步则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考研,抑或是准备跳槽甚至单干。陈自己也坦言道,现在的目标只是一个模糊大概的努力方向,人生赛场,从来都是无止境、无终点的。

    陈志钟如是说:高中时候,老师就是光芒,我们跟随老师前进;大学时候,自己是自己的光芒,何去何从都是自己的事。考虑到以后工作等等会顾忌颇多而不能尽兴,大学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可以发展自己爱好的最后时间,错过实在可惜;当然爱好只是生活的调味品,不可沉迷其中而忘却学业。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